慈溪慈善
第13期
(总第219期)
慈溪市慈善总会办公室编 2021年12月28日
━━━━━━━━━━━━━━━━━━━━━━━━━━━━━━━━━━━━━━━━━━━━━━━━━━━━━━━━━━━━━━━━━━━━━━━━━━━━━━
市慈善总会赴市120急救站慰问
12月24日上午,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徐桐琦、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建能等一行赴市120急救站慰问工作人员,向他们送上了坚果礼包和鸡蛋等慰问品。
徐桐琦副会长亲切慰问了一线急救和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感谢他们为守护市民健康和城市安全作出的辛勤付出,并叮嘱大家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原红十字会会长陆儿芬对市慈善总会来访慰问感到暖心并表示感谢。市急救站站长沈丽群向市慈善总会一行介绍了市急救站工作情况,她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市急救站作为我市唯一一个承担新冠确诊、疑似及高风险人群转运的医疗机构,落实专人专班实施负压转运,为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慈溪市慈善总会 胡依依)
凝心聚力 共同抗疫
12月6日上午7时18分,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通报了疫情,严峻的疫情形势让全宁波拉响警报。慈溪市龙山镇与镇海地缘相亲,两地居民交往甚密,慈溪市各级慈善组织、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迅速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的姿态投入战斗。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12月7日晚上7点多,一对星夜驰援镇海的小夫妻的隔空喊话,被网友顶上了热搜,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上级媒体客户端纷纷转发、点赞。
宗汉医院检验科的陈晶晶是慈溪200名驰援镇海的医护人员中的一员,而她的丈夫,慈溪市公安局横河派出所副所长吴彬丙,也被派往镇海参加执勤。接到通知后,两夫妻匆匆打点行装,分别奔赴抗疫一线,女儿也从睡梦中被叫醒,送到奶奶家,托付给老人照顾。
夫妻俩这一忙,女儿的作业辅导便成了最大的问题。当晚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陈晶晶趁着难得的空闲,给女儿打视频电话辅导作业,但还没辅导完,就又投入到紧张的核酸采样工作中去了。执勤十几个小时的吴彬丙,终于有了短暂的休息,回完妻子的微信,心里五味杂陈,于是发了一条朋友圈:“老婆,对不起,等我们回去,所有作业都我来教……”
他们是无数抗疫家庭的缩影,顾大家,舍小家,为了抗疫,他们挺身在前,默默奋斗在抗疫一线,为群众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暖心市民,守望相助
12月12号,龙山镇新街居委办公室门口突然出现了两叠折叠床,整整齐齐摞得高高的,仔细一数,一共有14张。居委工作人员见状一头雾水,随即调看了监控,经过一番调查,终于找到了这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爱心人士。
这位匿名捐赠的爱心人士名叫朱金宝,是龙山镇一名普通的村民,今年47岁,以维修电瓶车谋生,半年前他刚遭遇了一场变故。当时,他如往常一样在修理电瓶车,过程中轮胎突然发生爆炸,靠近轮胎的脸部被严重炸伤,朱金宝立即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陷入困境,一方面是急需治疗的手术费,一方面是拮据的家庭环境。
龙山慈善分会得知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朱金宝伸出援手,为他送上了3000元的临时救助金。治疗过程中,朱金宝又陆续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和帮助,顺利进行了手术,但灾祸还是对他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一个眼球被迫摘除,生活变得更加不易。
面对疫情来袭,朱金宝决定为社会出一点力,他买了14张折叠床想要捐赠给疫情期间有需要的人。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在他曾经一筹莫展、经历困难的时刻,是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助了他,坚定了他感恩回报社会的初心。“疫情来了,出一点力没什么大不了的,希望能尽我所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也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朱金宝质朴的表达和大爱的善举让人动容。龙山镇新街居委向他表示了感谢,目前所捐赠物资已转交龙山防疫办,用于疫情防控及其他公益事业。
医护人员身在一线,普通市民心在一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12月8日下午,金灵丽女士代表慈溪市纬赛尔实验学校向龙山镇人民政府捐赠100万支口罩,用于疫情防控。12月13日中午,爱心人士王雪春、王雪松两兄妹驱车来到慈溪市慈善总会,送上270件医用防护服。隔天上午,市慈善总会收到了来自胜山头村慈善分会捐赠的100件防护服,根据捐赠者意愿,当天下午,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将经过消杀登记的370件防护服,突破层层防疫关卡运抵镇海,助力镇海抗疫。
义工队伍,坚守助力。
自宁波启动I级应急响应后,横河全镇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加入到了镇域内疫情防控宣传、重点人员排查、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等行动中。在与余姚交接的每个路口设立了检查点,核查入境车辆与人员。从白天到黑夜,防疫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在一线,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个核查环节。
为了更好地保障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志愿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横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环驰”公益基金根据志愿者的实际需求,购置了莲花清瘟胶囊、消毒湿巾、口罩、免洗手消凝胶等近5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分发到抗疫一线。此外,横河镇慈善分会、镇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还制作了小吃、点心等,保温后送到各个检查口。
有人责任在肩,用坚持和坚守挡住疫情的凶险;有人念念不忘,用温暖和温情,传递正能量。疫情来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暖心市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冬天变得更加严寒,但身边这些温暖的力量支撑着人们不畏严寒、勇敢前行。(慈溪市慈善总会 胡依依)
这顿“爱心餐”,暖胃更暖心
随着疫情形势进一步紧张,为确保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横河镇在与余姚交接的路口设立了检查点,核查入境车辆与人员。从白天到黑夜,防疫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在一线,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个核查环节。
12月13日晚,横河镇党委副书记(主持政府工作)虞家立、镇党委委员施晶晶、宋海波前往上剑山村、石堰村、乌玉桥村和子陵村检查点进行慰问。
虞家立详细了解检查点的工作情况,对日夜坚守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送上炒面、炒年糕、饺子、汤圆、彭桥麻花等点心和爱心志愿防疫包,叮嘱他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自身防护。
镇党委副书记裘迪青,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孙燕娜前往梅湖村、童岙村和大山村检查点进行慰问。裘迪青详细听取了检查点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向坚守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表示诚挚慰问和衷心感谢。
为保证防疫工作人员在寒夜里都能吃上热腾腾的点心,镇妇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横河慈善分会组织巾帼志愿者在龙南村姐妹驿站制作点心,并保温送到各个检查口。同时彭桥村也给防疫工作人员准备了50份麻花。
慈溪爱琴海的格莱美、浅草君、必胜客、老外婆、上户、三只松鼠、盛香亭、COCO、蜜雪冰城、沐甜、青桔和木鱼、N多寿司、巡茶、探吉鸡煲等爱心商户也为我镇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送上了200份种类多样的暖心套餐,感谢他们辛勤地付出,也为他们加油鼓劲。(横河慈善分会)
用坚强面对困难 用爱心回报社会
12月12日,龙山镇新街居委办公室门口放了两叠折叠床,整整齐齐摞得高高的,仔细一数,一共有14张。居委工作人员见状一头雾水,随即调看了监控,经过一番研究调查,终于找到了这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爱心人士。
这位匿名捐赠的爱心人士名叫朱金宝,是龙山镇一名普通的村民,今年47岁,以维修电瓶车谋生。今年六月份,在修理电瓶车过程中,轮胎突然爆炸,他的脸部被严重炸伤,立即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陷入困境,一方面是急需治疗的手术费,一方面是拮据的家庭环境。
龙山慈善分会得知了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朱金宝伸出援手,为他送上了3000元的临时救助金。治疗过程中,朱金宝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和帮助,顺利进行了手术,但灾祸还是对他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摘除了一个眼球,生活变得更加不易。
面对疫情来袭,朱金宝决定为社会出一点力,他买了14张折叠床想要捐赠给疫情期间有需要的人。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在他曾经一筹莫展、经历困难的时刻,是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助了他,坚定了他感恩回报社会的初心。“疫情来了,出一点力没什么大不了的,希望能尽我能力帮到需要帮助的人,也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朱金宝质朴的表达和大爱的善举让人动容。龙山镇新街居委向他表示了感谢,目前所捐赠物资已转交龙山防疫办,用于疫情防控及其他公益事业。(龙山慈善分会)
爱和希望,与战“疫”同在
“你们巡查走访辛苦了,这份防疫包里有些物资,你们可以用得上。”12月8日傍晚,500份爱心志愿防疫包陆续派发到了横河镇抗疫志愿者的手中,为他们保驾护航。这些物资由横河镇新近成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环驰”公益基金出资购买。
打开贴着“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标签的包装,防疫包里一应俱全:莲花清瘟胶囊、消毒湿巾、口罩、免洗手消凝胶等,还有一张印有疫情防控温馨提示的宣传卡片。
自宁波启动I级应急响应后,横河镇也紧急行动了起来,全镇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加入到了镇域内疫情防控宣传、重点人员排查、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等行动中。
为了更好地保障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志愿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环驰”公益基金根据志愿者的实际需求,购置了近5万元的疫情防控物资,分发到抗疫一线。
“这个防疫包真是太暖心了。”杨小波是相士地村的一名志愿者,收到防疫包时她正忙着协助关闭老年活动室、棋牌室等人员集中场所,她表示自己会和广大志愿者一起,引导群众提高防控意识,全力以赴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下一步,横河镇将根据志愿者的实际需求,配套保障好夜间保暖、爱心送餐等服务,众志成城构筑起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横河慈善分会)
热腾腾的包子温暖人心
12月9日早上5点,一大箱热气腾腾的包子和豆浆被送到了紧急布置隔离点的工作人员手上。原来是周围早餐店的老板,看到十几个工作人员4点就开始在现场进行隔离点布置,担心他们没吃早饭,就把自己新鲜出炉的第一笼包子用泡沫箱装着全送过去了。
老板是新浦本地人,这是他开的第二家店。因为疫情的原因,最近的生意也比以前差了,但是老板还是笑嘻嘻的说:“最近还是生意差点好,大家没事都不要出门了,外面疫情这么严重。”问起为什么要给工作人员送去包子,老板摸摸头说:“其实真没想那么多,就是看到那么多的工作人员大早上就为了群众的安全在隔离点附近忙忙碌碌的,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想着他们肯定没吃早饭,就赶紧把自己的包子给他们送过去了,那么冷的天还是要吃早饭的,不然身体吃不消。”
防疫路上,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点滴坚守,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也温暖着每个人的内心。(新浦慈善分会)
观海卫“衣+N”温暖行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为帮助幼儿从小树立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积极弘扬奉献精神与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心,近日,观海卫镇慈善分会联合卫前幼儿园与卫东村、卫南村举办了一场“衣+N 温暖行”捐赠衣物公益活动。捐赠活动得到了孩子、家长和志愿者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本次活动延续了上个月慈溪市慈善总会开展的“衣循环 爱循环”活动,旨在号召家长们大手牵小手,献出自己的爱心,使闲置不用的衣物得到循环利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寒冬,使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活动方案一经发出,孩子们主动整理冬衣,绘制爱心贺卡,传递暖心祝福;家长和志愿者们对衣物进行登记、归类,整齐打包,现场秩序井然,气氛热烈感人。
本次活动共收到八成新的旧衣物将近4600余件,有300多件是吊牌还在的新衣服。所有合规的衣物将被送往宁波,由专业洗涤企业进行洗涤、消毒,再由宁波市慈善总会分配捐出。
每一件温暖的衣服,都饱含着爱心的温度;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传递着满满的能量。在本次活动中,孩子、家长和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爱心,让幼儿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懂得并践行“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观海卫慈善分会)
爱心捐赠,情暖山村
12月4日,宁波贝研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何佳烽和员工带着爱心物资来到观海卫镇杜岙村,向村里87位8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发放大米和保暖内衣。在寒风中,老人们感动地接过了爱心物资,露出了真挚的笑容,纷纷表达了对爱心企业的感谢。一位老人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收到这样的爱心礼物,心里感觉很温暖。
何佳烽出生在杜岙村,创立婴童用品企业已10年有余。他心中一直挂念着他出生的小山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馈他的家乡。“一袋大米和一套保暖内衣不足以改变老人们的生活,但是却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份喜悦和一点温暖。”何佳烽说,他还表示未来将继续把这个爱心善举坚持下去,力所能及地为家乡人民做点好事、实事。
此次捐赠,不仅为杜岙村的老年人送去了温暖,让他们度过一个暖心的冬天,而且传播了正能量,愿更多的爱心善举涌现,让每个人都可以做社会正能量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观海卫慈善分会)
进村入户勤走访 健康扶持惠民生
为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健康扶持,在古塘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古塘街道义工银行联合慈溪协爱中医医院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于11月中下旬开始带着医护人员一行到古塘街道各个社区开展健康扶持走访工作。截至目前,已走访了5个社区,共45户。
走访中,古塘街道义工银行志愿者们协助协爱中医医院医疗志愿者服务队,为重点优抚对象建立并完善他们的健康电子档案,及时更新并实施动态管理,提供重点优抚对象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门诊、上门巡诊和转诊等诊疗服务,进行常规体检(量血压、血糖、心电图等);慢性病管理,对控制不良的群体加强管理和随访;加强沟通交流,耐心引导,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心身疾病的认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对群体目前用药情况进行指导;对卧床等失能失智的老人进行康复评估。
通过社区的入户随访让足不出户或行动不便的居民在家就享受到了方便贴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从生活习惯及思想上去病灶、拔病根。此次的社区健康走访入户也得到了街道各个社区的认可,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一直是他们的重点工作,这次的走访入户工作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方便他们开展后续的工作。(古塘慈善分会 范熵熵)
胜山以慈善力量弘扬向善大爱
温暖的棉被,驱逐冬日的寒冷。随着新一轮寒潮即将降临,胜山镇慈善分会积极行动,在募得爱心企业捐款后,向全镇困难户送上了棉被等御寒物资。收到棉被后,困难户罗大爷脸上掩不住的笑意:“有人记得我们,真是太暖了!”
寒冬虽至,温暖不减,在胜山,这样暖心的故事时有发生。近年来,胜山镇将慈善事业作为凝聚社会力量、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抓手,运用道德积分制,开展移风易俗,大力宣传慈善文化,积极募集善款,认真开展慈善救助,慈善事业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该镇共计募集善款1434.25万元,实现当年目标的11.03倍,人均捐款达407.35元,居全市人均捐款之首。
念好“善经”,外联内通引“活水”。没有广泛的善款募集渠道,慈善事业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胜山慈善分会千方百计深挖慈善资源,无论金额大小,全力营造“人人可慈善”的氛围。一方面,通过慈善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建立村级慈善分会,消除基层慈善组织“盲点”,目前,胜山慈善分会荣获“浙江省首批示范慈善分会”称号,村级慈善分会实现全覆盖并全部创建成为宁波慈善村,其中大湾村、胜山头村还创建成为浙江省慈善村。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募捐面,充分发挥胜山小微企业、服装加工户“两多”优势,创新慈善集中签约、小微企业冠名捐款等方式,在已有“募捐大户”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小微企业募捐资源。
行好“善事”,精准帮扶显“大爱”。如果说善款募集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基础,那么救助是慈善事业的最终目的,胜山镇精准实施助困、助医、助老、助学、助残等常规救助项目,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困境。“六一”节慰问困境儿童,助残日看望困难残疾人,传统佳节探望各类困难家庭……每到重要节日,胜山慈善分会的工作人员总是会上门走访重点救助对象,开展主题慰问活动,让困难群众也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在常规性救助外,该镇在多年的慈善帮扶中逐渐形成了多个骨干企业冠名的慈善品牌,并将其与专项救助相结合,扩大救助影响力。目前,大发化纤“爱心超市”和“爱心助医”救助金额已达300余万元,森鹤乐器“爱心助老、助村”救助金额已达100余万元,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对胜山镇低收入农户黄大爷来说,慈善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箱箱卖出的葡萄和一笔笔汇入的钱。他与潘再平创办的胜浦农场结对后,胜浦农场作为胜山镇低收入农户帮扶基地为黄大爷提供生产经营、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服务,黄大爷只需要专心将葡萄种植好,凭自己的劳动就能增产增收。通过产业帮扶带动低收入农户开展生产自救,目前,这种“输血式帮扶”模式已累计帮扶低收入农户60余户,辐射带动帮扶的家庭年收入超过3万元,累计实现经济效益逾200万元。
育好“善心”,全民参与聚“合力”。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带头捐,带领群众百姓一起捐;举办慈善捐款座谈会,公布善款募集和慈善救助情况做到公开透明;发放捐款感谢信,用真挚诚恳的言语宣传发动新一年慈善事业;“大爱胜山”专题慈善宣传演出,将慈善文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送到群众眼前……从倡导“人人可慈善”到践行“人人皆慈善”,在胜山,一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慈善力量正在汇聚。
面对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新要求,胜山镇的慈善事业也有了新目标、新动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募捐方式和公益项目,跟进‘互联网+慈善’新模式,打造智慧慈善。”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持续做好“输血+造血”救助相结合的文章,在整合资源上开拓创新,搭建更多更好的扶贫平台,带动更多群众共同富裕。(胜山慈善分会)
附海镇爱心企业家真情慰问暖人心
附海镇低保户黄江家庭条件困难,近期其妻子赵茸娟脑癌复发,让这个本就贫寒的家雪上加霜。附海镇爱心企业家丁戎江听闻此讯,马上联系了海晏庙村委,由其子丁盛涛代表,送去慰问金13000元和德洋党支部、工会准备的慰问品。
丁盛涛紧握着赵茸娟的手说:“赵姐,你一定要有信心,坚持战胜病魔,黄哥和家人从未放弃,你也千万不能放弃。黄哥曾在我们德洋工作,就永远是我们德洋的一份子,我们德洋人也会一直和你们在一起!”宽慰的话让双方都热泪盈眶,现场人员也都红了眼眶。人间自有真情在!
海晏庙村书记施静钧个人出资善款,代表海晏庙村送去慰问金和关怀,并向市、镇慈善会申请相应救助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附海慈善分会)
冬至,那份如约而至的爱
冬至已至,春有归期,等待,是为了更圆满的回归。
今日冬至,南方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晚,宜食汤圆、水饺,宜阖家团圆。在浒山街道的隔离点内,滞留着回乡的归人,因为疫情,他们无法在这传统节日与家人团圆。
但是呀,我们的爱从不会缺席,浒山街道社工站、浒山街道慈善分会发起“冬至欢愉 常安常乐”活动,为被疫情阻挡回家脚步的隔离人员和驻守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汤圆和水饺,以解思家之情。
冬至食水饺,即使最亲的人不在身边陪伴,也能熬过万丈孤独,至少,今夜,为他们抵挡一些风寒。饺子馅是志愿者们起早去菜市场买的,肉质新鲜,夹杂着当季鲜笋,只为隔离人员和隔离点工作人员能吃上一口最鲜嫩的食材。汤圆是老式的那种,带点尖儿,志愿者说,这是我们慈溪人正宗的汤圆,不像市面上那种。白白净净的汤圆,看着就像那白月光,带着志愿者的爱,冲破疫情的桎梏,让隔离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感受到家的味道。一碗水饺、一份汤圆,希望在治愈和温暖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胃的同时,也温暖他们的心。
汪曾祺写:“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岁暮天寒,虽无家人在身边,但我们和你们的心是一起的。傍晚时分,志愿者分赴隔离点,为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送上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和水饺,愿他们“冬至欢愉、常安常乐”。
浒山街道社工站站长、义工罗夏芬还自掏腰包为驻守在隔离点的工作人员送上了常山胡柚。
爱是可以彼此感受的,被隔离在空谷幽兰的余先生在收到暖心汤圆时,第一时间拍了照片给自己的妻子吴女士,他说“这汤圆,真好。”
仲冬已至,岁月沉香。一份小小的汤圆和水饺,望能给彼此予慰藉,愿你我疫中无恙,岁月不惊。(浒山慈善分会)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文明办,宁波市慈善总会、《大爱》杂志编辑部,市民政局
发: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市慈善总会会长、副会长、顾问、理事、监事,各镇(街道)慈善分会会长、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