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身边的慈善故事》要给大家讲述一个温暖又充满力量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群龙山镇的老兵们,他们用一把把磨得锃亮的剪刀和菜刀,剪出了一片人间温情,磨出了一段慈善佳话。
在慈溪市益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慈善义工,他们曾是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士,如今虽已白发苍苍,但依然心怀热血。2022 年,当社工们走访龙山镇 28 个行政村、3 个居委会等地时,发现一个普遍问题: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剪刀、菜刀,想要找个地方磨一磨,竟成了难题。而在老兵志愿者团队里,一位叫周永林的老兵,他的特长栏里赫然写着 “磨剪刀”。就是这简单的三个字,让队长周云毛眼前一亮,一个温暖的计划就此诞生。
2022年,周永林作为师傅,在老兵志愿者里挑选了10位进行培训,最后有5名成功出师,组建成了这支义工队伍,活跃在龙山镇的各个村社区。在龙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这个固定点,以及18 个流动义工服务点,老兵们开始了他们的善举。年纪最小68 岁,最大 73 岁,其中虞明华曾立过二等功,刘绍定等几位立过三等功。如今他们放下了曾经的军功章,拿起了磨刀石。
在流动义工服务点,每当老兵们的身影出现,村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村民们抱着一摞刀具,纷纷赶来。老兵们从上午八点半,一直磨到中午十一点,有时甚至到下午三点。炎炎烈日下,他们额头布满汗珠,却顾不上擦拭;腰酸背痛时,依然专注手中的刀具。有的村民还把家中的锄头等农具也扛过来,说实在是找不到地方磨,让老兵们帮帮忙。
群众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激,有人送来清凉的西瓜,有人端来解暑茶水,还有人送来填肚子的饼干。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饱含着浓浓的情谊。龙山镇村民林碧亚说:“这样的服务家家户户都用得到,我们都拍手叫好。”老兵们也制作了服务小卡片,印着联系电话,只要群众有需求,他们就会上门服务。就像群众称赞的那样:“昔日前线拼剌刀,今日后方磨剪刀”。曾经,他们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如今,他们在后方用一块小小的磨刀石,温暖着千家万户。
截至目前,“老兵速磨站”已累计服务群众4525人次,磨剪刀6974把、菜刀3389把、柴刀742把。一把把磨利的刀具,不仅解决了百姓的生活小难题,更折射出老兵义工的无声善意。而这份持续而温暖的力量,正是通过公益创投的机制得以激活和放大。
“老兵速磨站”是2025年度慈溪市慈善总会资助的十个公益创投项目之一,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主办,旨在鼓励基层社会组织结合民生实际,设计和实施有温度、有针对性的公益慈善项目。项目启动以来,市慈善总会通过资金投入和资源链接,助力老兵团队将一项看似微小的服务,做出了实效、做出了品牌,也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慈善就在身边、就在生活里。
自2020年起,慈溪市慈善总会已累计投入73.2万元,支持公益创投项目51个,涵盖助老、助残、困境儿童关爱、心理健康支持等多个领域,开展活动810余场,直接服务群众超过2.2万人次。一个个群众“看得见、用得上、得实惠”的公益慈善项目,正在构建起更有温度、更具韧性的基层慈善服务体系。随着公益创投机制的不断优化,慈善力量将更聚焦民众所需、贴近基层实际,为推动“人人慈善、全民慈善”的城市氛围持续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