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的一天,柏油马路似被烤化,空气中热浪翻涌。上午九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慈溪蓝天救援队基地的宁静。
“喂,是慈溪蓝天救援队吗?我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不见了,他患有老年痴呆,家里人找了一整夜还没找到,都急疯了,能帮我们找找吗?”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仿佛下一秒就要崩溃。队员们瞬间紧张起来,迅速询问相关细节,火速出动。根据监控查询,发现前一天老人在胜山菜市卖完自己种的菜后,骑着三轮车往新区海边驶去,在一片芦苇荡边发现了老人的三轮车。
这片芦苇荡平日宁静美丽,此刻却如巨大的迷宫。八名队员举着红色旗帜标记方向,踏入及膝的淤泥。每走一步都艰难无比,淤泥像无形大手,紧紧拉扯着他们的脚,每挪动一下都要使出浑身力气。锋利的芦苇叶如刀片,割破了他们的手臂,一道道血痕触目惊心,可队员们浑然不顾,眼神坚定地继续向前搜索。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涨潮危险步步紧逼。队员们在高温下坚持搜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找到老人。烈日暴晒下,有的队员体力不支,短暂休息后又立刻投入搜寻;有的队员被芦苇绊倒,又艰难爬起来继续前行。
借助无人机热源定位,队员们终于发现老人位置。那一刻,兴奋与喜悦不言而喻,疲惫一扫而空。但是,老人半个身子深深陷入了泥中,一拉就喊疼,两个体重接近两百斤的队员都无法把老人拉出来。最后多人一起合作,花了数小时,赶在涨潮前30分钟,将困在沼泽中的老人救出。此时才发现,多名队员脚底被贝壳划伤,鲜血染红了脚底,有的伤口急需缝合治疗,但他们毫无怨言,因为老人平安就是最大回报。
“救命恩人啊,如果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当看到家属们攥着老人的手激动不已地向救援队表达感激时,队员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像这样的搜救故事,在救援队副队长应佰军口中数不胜数。救援队的基地墙上,层层叠叠的锦旗在阳光下闪耀,每面锦旗背后,都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队员陈宁兰回忆,去温岭搜救时,早上五点多出发,第二天凌晨一点多才回。期间瓢泼大雨,他们翻山越岭,道路泥泞不堪,每走一步都可能滑倒,只吃了一碗方便面充饥。队员陈科达难忘去四明山搜救,冰天雪地,车胎打滑,冰棱足有半米长,他们举步维艰中找了七天依然未找到老人,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所有救援完全免费,志愿者队员和慈善义工无偿奉献,这是队伍最令人敬佩之处。队长何如风说,队员们都有主职工作,来自不同行业,参与救援是怀着对慈善公益事业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每次群里发布救援信息,有空的队员都会积极响应、火速出动。
慈溪蓝天救援队是一家非营利性的基层社会组织,目前,队伍已拥有45名志愿队员和105名预备队员。其中,5人持有国际认证的AHA证书,80余人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多人还考取了冲锋舟、无人机等专业操作证书,为紧急救援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成立以来,救援队累计出动搜救10685人次,成功搜救1230余位走失老人。这些数字背后,凝聚着队员们无数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慈溪市慈善总会一直关心支持着这支慈善公益救援队,出资配备救援车、专业救援绳索、无人机等装备,让救援队如虎添翼。2018年以来,总会累计资助金额80余万元。今后,市慈善总会将持续关注支持慈善公益救援,与每一位守护生命的慈善义工并肩同行,共同点亮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