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慈善
第7期
(总第259期)
慈溪市慈善总会办公室编 2025年7月30日
━━━━━━━━━━━━━━━━━━━━━━━━━━━━━━━━━━━━━━━━━━━━━━━━━━━━━━━━━━━━━━━━━━━━━━━━━━
十万“清凉补给包”致敬千名“城市美容师”
酷暑送清凉,关怀润心田。7月16日上午,慈溪市慈善总会一年一度的“情系环卫工 慈善送清凉”活动如期而至,为周巷、庵东、长河、桥头、新浦五个镇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送上夏日专属的清凉问候。本次活动精心准备了1156份“清凉补给包”,每份包含一箱矿泉水和一箱榨菜,总价值超过10万元。这份实用的“清凉套餐”旨在为烈日下的“城市美容师”补充水分与盐分,提供一份贴心的呵护。
在周巷镇环卫所,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徐桐琦将物资递给汗流浃背的环卫工人,关切地提醒大家做好防暑措施,保重身体,并衷心感谢他们用汗水守护城市的整洁容颜。“每年这时候都有人想着我们,这份惦记真让人心头舒坦!”周师傅接过沉甸甸的礼包,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建能在庵东镇环卫所详细询问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和防暑措施,叮嘱大家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平安度夏。慰问现场温情流淌,环卫工人们短暂停留接收这份心意后,便迅速返回各自岗位,继续扮靓城市的每个角落。
今年已是“慈善送清凉”活动连续开展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该项目累计投入善款40余万元,爱心足迹已遍及全市所有镇街的环卫所,持续为在高温炙烤中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送去社会的敬意与夏日的慰藉,让城市的文明底色更添温度。(胡依依)
“同心守护”儿童关爱计划启动
近日,市妇联携手市慈善总会共同发布“‘同心守护’儿童关爱计划”,聚焦困境儿童救助与“爱心妈妈”专业能力培训,持续拓展社会化募资渠道,扩大结对关爱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该计划是我市“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困境儿童服务体系迈向专业化、系统化的重要举措,将为困境儿童提供多维度支持,为“爱心妈妈”赋能提升。(胡依依)
市慈善总会逍林分会上榜省级示范慈善分会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日前公布了第六批省级示范慈善分会、示范慈善工作站名单,我市慈善总会逍林分会入列其中。“围绕镇中心工作任务,深化善款募集渠道,完善弱势群体帮扶,打造慈善公益品牌,有效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逍林镇相关负责人如此诠释示范慈善的“逍林样本”。
深化善款募集,建立善款募集机制。逍林镇落实善款募集领导负责制,根据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安排落实募集责任。举行“慈善一日捐”集中捐赠仪式,镇党政班子主要领导带头开展慈善捐款。商会副会长以上企业根据企业规模每年捐赠5-30万元,保障慈善救助正常开展。2024年全年募集善款409万元。
规范管理机制,提升善款使用效率。制定出台《镇村慈善分会慈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完善临时救助工作细则,对遭遇突发困难和重大疾病自费1万元以上的家庭实行“一事一议”。围绕春节、三八节、重阳节等重要节假日,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关心关爱,送上慰问金及慰问物资,去年支出各类慈善款项445万元。
打造两大特色品牌,成为逍林镇慈善工作长效机制的创新探索。福合院村爱心粥屋慈善和合3号站投入使用,并开辟长效运营资金来源渠道,保障爱心粥屋长期为45名孤寡老人和低保户、环卫工人等群体提供免费早餐服务。“慈善助残”爱心洗车行年初投入试运营,该项目由慈善、残联、爱心企业共同谋划设立,场地由逍林镇无偿提供,经营主体由该镇心贴心日间照料中心承担,基础设施由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向捐赠20万元建设,在该洗车行就业的7位残疾人列为福尔达的外派员工,日常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由公司负责。同时该洗车行经三方协商约定,每年营收在扣除正常开支后,结余部分一半捐赠市慈善总会逍林分会,其余部分用于区域内助残帮扶公益项目。(胡依依)
19年来,慈溪这个村募集的善款
超过了1550万
“扶危济困,帮助乡里乡亲,我们义不容辞,我第一个捐!”7月6日下午,白沙路街道三洞桥村慈善分会募捐爱心大会上暖流涌动、爱心如潮。原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仲华率先捐出善款,并号召大家慷慨解囊。
一呼之下,在场乡贤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响应。家住三洞桥村的叶尧钿老人已80岁高龄,但仁心弥坚,此前,他以个人名义先后向村慈善分会捐款32.1万元。现场,随着叶尧钿老人将两万元郑重交给捐款登记处工作人员,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为他无私奉献、善行一生的信念所感动。
“像叶老这样坚持不懈献爱心的人,村里还真不少。”三洞桥村党总支书记徐志浩介绍,自2007年村慈善分会建立至今已是第十九个年头,每逢村里召开募捐爱心大会,很多人都从不缺席,力所能及支持村里的公益慈善事业。“今年的慈善大会我们共收到善款49.8万元。”徐志浩表示,他们会好好利用这笔承载着无数乡亲嘱托与期盼的爱心资金,持续为村里的困难群体送去温暖与生机。
虽然已整村拆迁,但慈善公益如同“粘合剂”,让“大家”和“小家”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些年,这些善款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惠及人数之多,早已无法细数。”三洞桥村妇女主任胡淑清感慨万千,她一路见证了村里慈善事业从起步到起势的巨大变化,真切感受到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的磅礴力量。
截至目前,三洞桥村慈善分会已累计募集善款超1550万元,绵延爱心暖意激起千层涟漪,持续传递正能量,引导激励更多村民关注慈善事业、投身公益事业。2026年,三洞桥村即将迎来村慈善分会成立二十周年,随着慈善队伍日益壮大,公益力量不断庞大,这场爱心接力已如星火燎原,将续写更多爱与温暖的故事。(孙辉)
新浦“童梦新航 护暖计划”
情暖50余名困境儿童
“《驯龙高手》太好看了!小嗝嗝和无牙仔的感情太深厚了,每次他俩遇到危险,我都紧张得不行。还有各种各样神奇的龙,感觉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嗝嗝从一个不被看好的小孩,成长为带领大家对抗恶龙的英雄,这个过程太励志啦!”近日,在新浦镇电影院大厅,两个小朋友一边吃着肯德基,一边回味着刚看的精彩电影。这是该镇举行“暖心陪伴,光影与美食的快乐之旅”——“童梦新航 护暖计划”系列活动的一个场景。
这次活动共有20多名小朋友参加,“爱心妈妈”全程陪同,不但接送孩子看电影护安全,还陪着孩子吃肯德基。“爱心妈妈”与孩子边吃边聊,鼓励孩子分享观影感受,交流生活趣事,努力给予困境儿童情感关怀与陪伴,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孩子们感受社会温暖与关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据了解,这场由新浦镇妇联联合慈善分会发起的“童梦新航 护暖计划”将历时一年,通过“1+N”精准帮扶体系与多元化关爱服务,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立体帮扶网络,让困境儿童在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与安全教育中感受社会温情。据镇妇联主席介绍,该计划采用“1名困境儿童+妇联干部+慈善志愿者+教师+爱心企业代表”的帮扶团队模式,50余名妇联干部化身“爱心护航员”,与教师志愿者、爱心企业家共同为孩子们定制帮扶方案。
在生活关爱层面,活动为孩子们送去零食和书包等,志愿者上门陪孩子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爱心暖童心”计划实现全覆盖,书包、益智玩具等节日礼物让暑假充满欢笑。在学业帮扶中,“梦想起航”暑期辅导累计为300余人次提供课业指导,其中“时代大舞台,我们听‘她’说”读书会活动中募集到课外书籍200余册。“课余多看一些书,会让孩子们的视野不断拓宽。”一位“爱心妈妈”说。
心理健康服务成为项目亮点,借助各村妇儿驿站开展心理辅导,通过游戏互动与一对一咨询,帮助20余名儿童疏导情绪困扰;每次以集体生日会、户外拓展等形式开展的暖心陪伴活动,都让孩子们在沟通中增强了自信。而安全教育则覆盖暑期防溺水、网络安全等主题,消防演练、“网络安全小卫士”通过手抄报比赛,让安全意识深植童心。
这场以爱为名的守护行动,正催生长效公益动能。在家长的反馈中,超七成受助家庭认为孩子“性格更加开朗,更愿意与人交流了”。目前,该项目已建立常态化帮扶档案,新浦慈善分会秘书长透露:“我们正联合更多企业设立‘护暖基金’,希望通过持续的社会力量,让每个困境儿童都能在暖光中勇敢逐梦。”(张赞赞)
爱心企业助坎墩中小学校
实现食堂空调全覆盖
近日,坎墩街道宏展学校食堂内,13台崭新的立式空调整齐排列。这批凝聚着爱心与关怀的空调,是宁波祈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意为学校送来的,助力学校改善硬件设施,为孩子们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生活条件。
宏展学校校长沈淑飞介绍,学校两个校区共有1730余名学生。去年在全市统一安排下,两个校区的教室都安装上了空调,学习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对于今年爱心企业捐赠的食堂空调,沈校长满心欢喜:“这13台空调中,6台留在本部食堂,7台安装到太阳校区食堂。将极大改善学生就餐和食堂人员工作环境。”
这份清凉的心意还传到了坎东小学食堂。由宁波南洋车业有限公司捐赠的8台空调已经整齐摆放到位,静待安装。一直以来,坎墩街道的众多企业家心系教育,对当地的教育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此次捐赠活动由坎墩街道慈善分会牵头,上述两家爱心企业共为两校购置了21台空调。
据了解,待这批空调将全部安装调试到位后,坎墩街道将实现辖区初中和小学食堂空调全覆盖。(胡依依)
以花传情,让爱暖心
——桥头慈善分会开展助残关爱活动
为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近日桥头慈善分会联合镇残联走进心贴心日间照料中心,举办别样的插花体验活动,让残障朋友感受花艺魅力、激发创作兴趣。
活动现场花香四溢,义工们耐心讲解插花知识并指导学员辨识花材、修剪搭配。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发挥灵感,一件件色彩缤纷的花艺作品逐渐成型。残障朋友看着亲手制作的花篮,笑容洋溢,成就感满满。
此次活动以艺术为桥梁,陶冶情操、增进交流,让残障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桥头慈善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多样化慈善公益活动,传递爱心、汇聚温暖,为建设包容和谐的慈溪贡献慈善力量。(方洁)
一万元的回响
——昔日受助者,今朝续写爱的延续
“小陈,这钱你一定要帮我转交给村慈善分会!”
在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长河镇高兴村村委会办公室内,潘阿姨紧紧握着装有1万元现金的信封,郑重地递给村民政干部陈杰。她眼中含着泪光,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捐赠,而是一份跨越十余年的心意兑现。
2010年,潘阿姨的家庭曾深陷困境。那一年,儿子小卢刚刚被大学录取,原本是全家盼望已久的喜讯,然而厄运接踵而至,丈夫突发重病,巨额医药费与学杂费压得全家喘不过气。就在那一刻,慈溪市慈善总会及时伸出援手——连续三年,每年5000元的助学金为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送来生机与希望。
“那不仅仅是钱,更像是一只拉住我们的手。”潘阿姨动情地回忆,“要不是有你们当时的支持,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熬过去。”
如今,小卢顺利完成学业,稳定就业,全家生活逐渐走上正轨。在告别了那段艰难岁月后,潘阿姨始终铭记那份曾经给予她力量的帮助。她与儿子商量后,决定将积攒下来的一万元捐给高兴村慈善分会,用于帮助村中其他有需要的困难家庭,特别是和他们当年一样正在为孩子上学发愁的家庭。
“当年我们是被帮助的那一方,现在我们也有能力帮别人一把。”潘阿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最真挚的善意。这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回馈,如涓涓细流,汇入慈善大河,温暖了更多人的生活。
“这笔善款我们将专门用于帮扶困难学生和困难群众,真正将爱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高兴村慈善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村级慈善平台正逐步成为连接困难群体与社会爱心的重要纽带。
在慈溪市慈善总会看来,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而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趋势。随着慈善工作的深入推进,不少曾经的受助者在走出困境后,纷纷选择反哺社会,形成“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是慈善效应的延伸,更是社会信任与爱的有力传承。
“我们一直相信,慈善不只是救急解困的工具,它更是一种激发内在力量、传递社会温度的方式。”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表示,潘阿姨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注解:善意可以沉淀为感恩,也可以重燃为新一轮的爱心接力。
从十多年前那一次雪中送炭,到今天的一份慷慨捐赠,潘阿姨和她的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慈善的价值所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爱不会停止,它只是在人与人之间悄然流转,悄悄生根发芽,悄悄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慈善,既是点滴帮扶,更是代际传承。在这条温暖的道路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光的延续者。(张勤勤)
法槌之下,心田之上:困境儿童的法治初体验
七月流火,蝉鸣阵阵,慈溪法院浒山法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在宗汉街道微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的陪伴下,20余名来自困境家庭的孩子们,带着好奇与些许紧张,走进了庄严肃穆的审判庭。当天,他们将通过一场真实的庭审,触摸法律的温度,感受正义的力量。
清脆的法槌声敲响,宣告着一场涉及未成年人校园伤害的案件正式开庭。“现在开庭!”——法官庄严的声音在法庭回荡。孩子们屏息凝神,坐得笔直,目光紧紧跟随着法官和诉讼参与人。从法庭调查到举证质证,庭审流程严谨有序地进行着。那些曾经在书本上显得抽象的法律条文,此刻通过鲜活的案例、法官的审理和当事人的陈述,变得清晰可感、触手可及。法治的种子,悄然落入孩子们专注的心田;校园安全的意识,也在观摩中逐渐生根。
“第一次离法官这么近,感觉法律好威严,也好神圣!”一位孩子轻声分享道。庭审结束后的交流环节,孩子们难掩激动。“法官老师讲得很清楚,我知道了哪些事情绝对不能做,法律的红线不能碰。”“我懂了在校园里玩也要注意安全,有危险的事要远离。”……稚嫩的话语里,是满满的收获与思考。这场身临其境的“法治实践课”,无疑是最生动、最深刻的普法教材。
这堂特殊的课程,是“微光启能——困境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精心策划的活动之一。该计划由慈溪市慈善总会专项资金支持,由宗汉街道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助联体、未保站与市微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实施。慈溪法院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筛选了这起具有教育意义的涉未成年人案件进行公开庭审。
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多因家庭经济困难、监护缺失或监护能力不足而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与支持。对他们而言,走进法庭、近距离了解法律运作,是一次难得且宝贵的体验。
“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法治环境中学习、感受,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活动组织者表示,“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真诚的反馈,我们深感欣慰。未来,‘微光启能’计划将继续聚焦困境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更多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法治教育活动,用法治的阳光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守护他们健康、安全地走向未来。”(潘美琴)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市文明办,宁波市慈善总会、《大爱》杂志编辑部,市民政局。
发: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市慈善总会会长、副会长、理事、监事,各镇(街道)慈善分会会长、秘书长。